當今世界需要再次轉向耶穌聖心
3月2日,堂區邀請夏志誠輔理主教為我們主持《祂愛了我們》通諭靈修講座。在這個充滿誘惑與挑戰的世界中,回歸內心(DN2)是每位信徒應該追求的目標。耶穌基督的愛如同明亮的燈塔,指引着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繁忙與喧囂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耶穌的言行舉止展現了祂對人類的深切關懷。1673年,耶穌向聖女瑪加利大顯示祂的聖心,這標誌着對聖心的崇敬開始深入人心。耶穌的聖心,繞以茨冠,伴隨着傷痕與火焰,象徵着祂為人類所承受的痛苦與犧牲。這些象徵不僅提醒我們耶穌的苦難,更呼喚着我們要彼此相愛,並反思自己的罪行。
在《羅馬書》中,保祿提到:「無論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權者,是現存的或將來的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羅8:38-39)這句話提醒我們,無論面對何種困難,耶穌的愛始終與我們同在。這份愛如此強大,以至於它能超越一切障礙,給予我們安慰與力量。
夏主教讓我們反省:「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必在那裏。」(瑪6:21)在當今社會中,許多人沉迷於物質享受,卻忽略了心靈的真正需求。那麼,我的心時常記掛着些什麼?是名利、金錢,還是與耶穌的關係?
耶穌聖心包含着三重的愛:肉身的敏銳之心、人性內蘊藏的靈性之愛,和神性內的無限之愛。(DN66)這些愛在我們的生活中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中體驗到無限的愛。我們的心在這愛中找到「有限中的無限」。(DN64)夏主教引導我們思考第二個問題:我和主耶穌有怎樣的關係?我做了什麼來維持這份關係?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會否靜下心來,與耶穌對話,尋求祂的指引?耶穌的行動向我們展示了祂對人類的關懷。祂看見群眾,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如同沒有牧人的羊。耶穌的目光中充滿了對每一個人的關心,這份關心不僅限於肉體的需要,更延伸到心靈的渴望。(DN46)我們也需要反省,是否能夠像耶穌一樣,深切關懷身邊的人,成為他們的支持與力量。
今年,堂區將舉辦一系列靈修活動,邀請大家回顧個人的救恩史,思考在生活的起伏中,耶穌如何呼召、愛護和陪伴我們。透過六個主題,我們期待與大家共同「在喜樂中朝聖」。這些主題包括:初遇聖心、聖心愛我、在愛中同行、因祢與我同在、在愛中服侍,以及與耶穌聖心一起看世界。活動主要以明恭聖體和靈修交談為主,並由資深導師以依納爵靈修方式引導,還會邀請嘉賓分享他們的信仰經驗。每個主題都將引導我們深入體驗耶穌的愛,感受祂對我們的呼喚。我們將在靈修與祈禱中鞏固與耶穌的關係,讓心靈在祂的愛中不斷成長。這份愛如甘泉,能滋潤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平安與喜樂。讓我們一起成為充滿希望的朝聖者,與耶穌同行,並在祂的愛中生活。
培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