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守齋的反思

先前與一位教外朋友相聚,談到自己去聖堂參加聖灰瞻禮當天的守齋,朋友十分好奇問:「是什麼日子這麼特別,連基督徒也要守齋?」

普世教會要求基督徒在四旬期開始的聖灰瞻禮日和耶穌受難日「守大小齋」;有些教區還會加上四旬期的每個星期五都必須守小齋。朋友聽後頓感興趣,到底怎麼守這大小齋?對我們有什麼作用?

我隨即把握機會向她解釋:對基督徒來說,四旬期是復活節前的四十天準備期,教友這時準備自己,再經驗耶穌基督的苦難和救恩 —— 這不僅是信仰的反思,同時也是強化屬靈生命的時期。教會鼓勵基督徒在四旬期要特別祈禱,為親友、苦難中人、教會和世界祈禱;以齋戒、禁食、控制物慾等方式克己補贖;並行愛德服務,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守齋」的本意不單是藉禁食而使人更專注禱告,同時也是一條皈依的路,透過懺悔與補贖來棄絕罪惡,以悔罪和克己來實踐皈依。也因此,「守齋」的用意是要我們彌補罪過,為耶穌的復活作準備,同時引導我們在思言行為上向基督學習,日漸肖似基督。

「小齋」,是放棄取用熱血動物的肉品;「大齋」,即一天內只飽食一餐,其餘兩餐僅進食少許食物,其餘時間只喝流質飲品。「守齋」是個人克制;至於減少娛樂、獻出餘暇為弱者和有需要的群體服務,亦屬於克己犧牲的方式。

除守大、小齋外,我更向朋友提到下列的戒絕之道。這幾點可提醒基督徒善度四旬期,裝備自己,體驗主耶穌所帶來的 「復活和更新」。

  • 戒絕悲傷,心裡滿載希望,常懷感恩之情;
  • 戒絕憂慮,信靠主的安排;
  • 戒絕抱怨,細思生活簡美;
  • 戒絕苦澀,心中充滿喜樂;
  • 戒絕自私,懷抱慈悲之心;
  • 戒絕憤恨,常保心胸寬懷;
  • 戒絕多言,多聽他人心聲;
  • 戒絕浪費,物慾做到克己。

實行這類齋戒對提高個人的品德修養都起著莫大的作用。朋友聽後不住點頭,更指這猶如當頭棒喝,先從自己做起,簡單如收斂脾氣,並在生活中減少浪費。

最後,我以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訓導提醒自己:「守齋刻苦,是感到需要改變生活的有力標記,使內心獲得更多的自由,以便更容易聆聽天主的聖訓,也更能夠慷慨地幫助有需要的人。」

 

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