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 Pilgrimage

第十一章:再踏先賢路永續傳教心

十一期的堂區通訊中的《朝聖》專題,帶大家走遍歐亞兩地。這次,帶大家返回我們最熟悉的地方,香港。

2018年,天主教香港教區成立了一個名為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的團體。這個小組負責復修及活化已經坍塌的教堂,並以這些教堂作據點,創造一條本地的朝聖路。這條朝聖路建立在西貢這個行山熱門地,記載了傳教士們來到香港,走遍西貢各村落的傳教故事。朝聖者可以從西貢北潭涌開始,沿著西貢半島走一圈,途中經過糧船灣、浪茄、西灣、大浪、蛋家灣、赤徑、白沙澳、深涌、黃毛應,最後返回北潭涌。這一圈共約55公里,路過十所具有不同歷史價值的小教堂。與我們的聖瑪加利大堂相比,這些小堂都顯得很小。但是,在那一代人心中,細小的教堂卻盛載著傳教士無比的愛情。觸摸著教堂內古舊的窗框,思緒回到一百年前,眼前出現一位淺褐色瞳孔的外國人,操著聽不明白的中文,很可愛,同時也很感動。

古道行路經的十條鄉村,建了十間教堂。除了糧船灣的天主堂只剩下一道牆之外,其他的小堂都仍保留當日樣貌。其中白沙澳聖母無玷之心小堂、赤徑聖家小堂、大浪聖母無原罪小堂,以及深涌三王來朝小堂都仍保留著部分梵二前的祭台。可悲的是,祭台上的用品都丟失了。印象最深刻的是黃毛應玫瑰小堂的正門上的玫瑰花窗,突顯了一些歐洲色彩。試想像,當年在客家村屋群中,屹立著一幢西式建築,有些突兀,卻又靜靜的、慢慢的融入當中。行走在古道上,享受的就是信仰進入生活,天主融入大自然的神奇經驗。「朝聖」的趣味也在於此。

很多人認為,朝聖必須去遠一點的地方。然而,如果朝聖是「行走在路上使自己成聖」,那麼,你離家上班、上學、上街買菜也可以是朝聖之路。古道行朝聖,最特別之處,就是沒有一條官方的朝聖之路。當然會有「建議路線」,但是仍然可以根據不同人、不同境況,去行自己成聖之路。也許每一天都有變化,刮風大雨後,路可能又不同了。也看到我們的人生,每一刻都是「新」的。朝聖,不再是固定的路線地方,而是每一步都跟「路」互動著,也就是每一刻都跟「主」連繫著。主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若14:6)

一連十二期關於「朝聖之路」的文章,在這裡作一個小結。願我們以後每一次「朝聖」時,都低頭看看自己的腳步,再抬頭看看天空,那時,主正在默默地看著你,陪著你,對著你深深的微笑著。祝願大家「朝聖快樂」。明年,每位都是「希望的朝聖者」。

出版事務組

後記:「古道行」的建議路線,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https://thyway.catholic.org.hk/地圖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