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 Pilgrimage 第一章:聖雅各伯之路(一)
朝聖是什麼?按字面的解釋,意味著前往一處「聖地」進行朝拜的活動。何謂「聖地」?估計就是一些德行很高的人出生的、或到過的、或死亡的地方,又或是曾經發生一些奇蹟的地方。總之,「聖地」就是能使人得到一些心靈上的安慰和更新,而我們天主教的「朝聖」,表達了「路」的概念。在這「朝聖路」上,朝聖者與主相遇,使心靈更新。中世紀時期,「朝聖」更是補贖。犯了某些重罪的人,必須先完成整個「朝聖旅程」才可以進教堂。但今天,「朝聖」已淪為「參觀」教堂、聖人出生地或墓地。「更新心靈的旅途」的意義變得非常薄弱。教友就是打卡,貼面書、朋友圈。這樣就圓滿了嗎?
朝聖就是「從缺乏到圓滿」的旅程,是一個「實現」(actualize) 的過程,是主讓我們塑造自己的歷程。一連十二期,《堂區通訊》將連載十處聖人實現自己的旅程,介紹聖人如何從「缺乏走至圓滿」。第一條朝聖路,必定是大家都聽過,很多人行過,也有很多人渴望踏足的「聖雅各伯之路」。
「聖雅各伯之路」不只在天主教教友中非常出名,連其他基督宗教,或非教友都非常喜歡這條朝聖路線。當然,喜歡的原因不離非筆墨所能形容的景色,美味的特色餐飲及華麗的教堂。當年的聖雅各伯,是不是又是因為這些原因而走了這條路?
傳說在公元大約四十年間,各宗徒承繼了耶穌升天前派遣給他們的使命,遂起身前往不同的地方,宣講福音。聖雅各伯宗徒到了西班牙西北部一個名為「薩拉戈薩」(Zaragoza) 的小鎮傳教。那裏的異教徒非常兇狠,又好暴力。聖雅各伯的宣講非常沒有力量,使他很沮喪。他覺得很失敗,對自己失去信心,漫無目的,到處流浪,想著不如放棄,回耶路撒冷吧。那時,他正在河邊垂釣,沈浸在自我懷疑當中,聖母卻在他身後顯現。聖母坐在巨大金色寶座上,旁邊有天使擁護。聖母走下來,而聖雅各伯則立即俯伏在聖母腳前,抓緊聖母的腳。聖母將他扶起,一起祈禱,求天主賜雅各伯忍耐和平靜。然後聖母交給雅各伯一根六尺高的柱子及一尊抱著耶穌嬰孩的聖母像。聖母願意雅各伯為她蓋起一座教堂,把柱子放在教堂中,聖母像則放在柱子上。這所教堂就是現在位於薩拉戈薩的 Cathedral-Basilica of Our Lady of the Pillar。
聖雅各伯起身,感覺充滿力量,不再為俗世中的事沮喪,努力傳教,並為聖母建了一所教堂。後來,他在耶路撒冷殉道。公元八世紀時,他的遺體被送到西班牙的聖地牙哥 (Santiago de Compostela)。他在這條路上圓滿了自己。自此這也成為我們的朝聖之路。
下期我們繼續探索「聖雅各伯之路」,看看今天如何在此路上圓滿自己。
出版事務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