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的言語是正直的,祂的一切作為都是忠實的。[1]
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造人。祂既是至高的存在,又是愛的聯繋。[2] 所以每一個人都會發現自己能夠與上主相連,並信賴祂。聖詠第三十三篇的作者發現上主的言語是真確時,不禁稱頌天主說:「上主的言語是正直的,祂的一切作為都是忠實的」(詠33-4)。事實上,建立任何關係,真摯和誠懇是最基本的特質。這些愛的特質令孩子信任母親;感到不安時,孩子找到媽媽便會安靜下來。我們的心靈必須找到上主,才能得到安息;因為上主的真誠是可確信的。
今天我們注意到很多社會上的關係出現了問題,都有相似的原因,就是缺乏了信任和真誠。婚姻和家庭關係破裂往往是由於缺少了真摯的情誼。工作表現不理想,可能是缺乏了忠誠合作。國際關係危機重重大多源於互不信任。
人生不少的苦澀滋味,往往由於:人生活在不信任他人和不受他人信任的關係之中。這種令人透不過氣的關係,不但出現在家庭、工作之中;也會出現在朋友、親屬、鄉里或同胞之間;對心理和精神健康,都會造成一定的壞影響。因為每個人心底裡,都需要有所歸屬的感覺。在靈性層面更加如此,因為我們需要找到心靈的歸宿。所以這篇聖詠就是給所有人提供了心底所渴求的天主。這位上主也是我們所能賴以歸依和解決社會問題關係的秘訣。
可是當人離開天主,不願意接受天主作造物主時,便很容易變得脆弱無援;往往只要失去一位非常信任的朋友,就會掉進深層的危機中。假如人缺乏可以依賴的天主,亦沒有家庭或工作的話,更會頓然失去方向感。怪不得,我們會在逃亡戰火的難民中、監獄的囚犯中和一些移民之中發現那些失落的人。不過我們或許沒有察覺,身旁的鄰居或朋友,不少人都正在經歷以上所提及的失落感。
所以,我們願意委身成為真正的基督信徒,便是被上主召喚向這些弟兄姊妹伸出援手的人,首先向他們解釋我們對基督所懷抱的信心,同時讓我們關注到他們物質上和身心靈上其他的需要。
薛君浩神父
註:
[1] 按照這句聖詠,天主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信靠的。祂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忠信的態度去完成;天主做事不會有錯。
2一百年前,瑪爾定貝伯跟其他存在主義哲學家一起談論人是誰?貝伯認為人是:「人在關係中」。他強調這點以致在他那本叫「我 ─ 你」的著作中,一開端就說:從一開始就有關係。如果人在社會網絡中,沒有跟他人建立關係,人就不能存在。人一出生就誕生在一個人際關係網絡中。